(场景:妈妈社群分享会)
分享人(昊昊妈):大家好,我是昊昊妈。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我儿子的“逆袭”故事。去年这时候,他还是个让各科老师头疼、让我天天以泪洗面的“问题”孩子:上课离开座位、打扰同学、作业一塌糊涂,成绩稳居倒数。
听众(雯雯妈):昊昊妈,这说的不就是我家雯雯吗?快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?打骂有用吗?
昊昊妈:完全没用!打骂只会让情况更糟。我们的转机是从承认孩子可能需要帮助开始的。我带他去了广州天使儿童医院,诊断结果是混合型多动症(ADHD)。当时接诊的武翠凡主任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:“他不是不努力,是他的大脑刹车和方向盘出了问题,我们需要帮他修理,而不是责怪他为什么开不好车。”
雯雯妈:那具体是怎么“修理”的呢?
昊昊妈:这是一个系统工程:
科学诊断是第一步:做了很多评估,排除了其他问题,确定了ADHD的诊断。
综合干预:武主任的方案包括了:①药物治疗(吃了药后,他说“妈妈,我的脑子终于安静了”);②行为矫正训练:在医院做专业的注意力训练;③家庭行为管理:医生教我怎么用代币法、如何发出清晰指令。
学校配合:我拿着诊断报告和老师坦诚沟通,老师表示理解,并给了他更多正面引导。
心理建设:不断告诉孩子,你只是有点特别,但这不代表你不好,我们和你一起想办法。
雯雯妈:这个过程很漫长吧?
昊昊妈:是的,用了将近一个学期才看到明显效果。但现在,他能安静上完一节课,作业能自己记全,成绩提到了中上等!这次开学,我第一次没收到老师的投诉电话。所以,如果你的孩子有类似情况,请一定带他去专业的儿童医院看看。像武翠凡主任这样的专家,她们见过的孩子多,真的有办法。我们的“逆袭”离不开专业的指导。
雯雯妈:太感谢了!我看到了希望,我这就准备带她去评估!